千年古村甲路
历史上,由徽州府经婺源古县治清华至饶州、浮梁景德镇有条古道,古道中船槽岭至梅岭20华里段,因修筑良好,被称之为甲级道路。据《星源甲道张氏宗谱》记载,唐广明庚子(公元880年),歙县黄(篁)墩有名为张彻者,迁此通道上建村(是为婺源张氏始祖),并以“甲道”作为其氏族发展史之名,村名则俗称“甲路”,沿用至今。现全村约有1400余人。
甲路村位于婺源县西北部,东南距县治蚺城47公里。由县城至甲路,车在层层叠翠的青山间行驰,途中,隐隐泛碧的小河在田野边盘旋曲折,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粉墙黛瓦的古朴村落,虽然山野不时扬起薄雾,可依旧遮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秀丽、灵气。沿途所见,一派“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的稼轩词境。
甲路村构筑在六山南麓。源出金牛尖的一条清溪,东北至西南向流至村东头后,猛一转弯突变成一个变形的“几”字,聚落,就位在这变形的“几”字头上呈条带状伸展。由于村前水势弯曲,清清滢滢,故明代学者张聘夫诗有“萦村绕郭秀如脂,一带清光漫委蛇”之句。溪中有块大石,“石浮水面若印”,乡人称为“印墩浮虹”。张聘夫观之亦作《题印墩》一首,诗云:“虬龙宝盖压津流,翥凤腾空架石邱。泉乱春声铿部吹,山横幽影荡层楼。印金肘后应长系,竹叶樽前故自浮。会听渔讴归返照,过桥野色合悠悠”。
由于甲路村地处“徽饶通道”上,所以村中的古街道,旧时兼作徽、饶两州的过境大路,南宋时就已形成“上下街连五里遥”的景象。街两旁店铺林立,商旅辐辏。历数百载沧桑后,如今古街仍保存下来1000多米,青石板铺筑的路面尚好。漫步其间,即有清新静寂的感觉,亦依稀可感昔日集市的繁华。在下街的街面上,有口“义井”。光绪《婺源县志》记载:“义井,在县西甲道。村内有仁、义、礼、智、信五井,惟此泉最甘,能御时疾。”井栏用铁铸成圆圈,厚9厘米,高43厘米。按井圈上的铭文所记,该井由村人集资掘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井内壁对径70厘米,深约10米;井水清澈凉冽,甘醇可口。
距义井不远,是一个丁字街口。街口原有过三座石牌坊,分别为“世芳坊”(旌表贡生张果)、“明经坊”(旌表贡生张环、举人张聘夫)和“文魁坊”(旌表举人张仲、亚魁张文辉),现由地面上的痕迹还能辨认出来,旁边堆着旗杆石和雕刻莲花瓣的石柱础,仿佛在向过往行人诉说着村子过去的辉煌。从街口往北,是一条通往六山的直巷。直巷里有一幢较大的古屋,为清代村人张之益倡立的义塾屋。古屋雕花青砖门头,前后两进,有花园和宽大的后院;后进曾是书塾,楼上设有课堂,三层晒楼上前后檐都敞开,楼梯宽且平缓,方便学童们安全上下;房子的右侧,是座客馆。光绪《婺源县志》记清代顺治时人张之益,“祖居甲路通衢,立义塾训邻里子弟,人皆薰德,悉化乔野之风。”这幢古屋现办着伞厂。婺源制伞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甲戌年(1694),《婺源县志·货属篇》中就已记载婺源产油纸伞。伞以木头做伞顶葫芦,紫竹或苦竹做伞柄;把毛竹劈削成细条作为骨撑,以发索穿连组成伞架;用柿树油粘皮纸于伞面,皮纸上抹以桐油,制成精巧的纸伞。艺人还在伞面上精心勾画出栩栩如生的花鸟、姿态优美的仕女、山明水秀的风景等,使纸伞不仅成为睛雨相宜的生活用品,而且为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民国《婺源县志》记载:“雨伞,县城及中云制之,他处(清华、甲路、江湾、赋春)亦有造者。由休邑屯溪达浙江,行之颇广。”民国二十五年(1936),婺源产制的油纸伞,被选送至粤、湘、鄂、赣四省特产联合展览会上展出。民国期间,全县纸伞产量最高年曾达25.2万把,其中销往外地17.6万把。在这条直巷的北端,贴近六山山麓处有俗称“丞相府”的“马廷鸾第”。按:马廷鸾,字翔仲,号碧梧,原系饶州乐平县人。自幼家贫,赘于婺源甲道张姓,遂寓居焉。淳祐七年(1247)中进士,历官中书、右丞相兼枢密院使。因贾似道当政,不能施展才华,辞官归乡。该府第为马廷鸾留居甲路之第六子马端益所居(另五子还居乐平),亦为其辞官归乡后除乐平原籍外的逸居之所。今存的府第,是明代修葺后留下的建筑。建筑体三进三开间,面宽12米,进深13米;厅前有深沟天井;明间有高覆盆木磉;方砖墁地。与府第一巷之隔的,是原为占地面积约5亩的“马家花园”,园景早颓废,仅存花园中旧井一口。
从丁字街口蜿蜒向东是长街的中央地段,因这里有一河汊横过,故造了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长8.8米,宽4.7米,高1.8米;桥上建有廊亭,四面敞开,木椽青瓦结顶。桥亭内两侧设有护栏和坐凳,可供行人憩息。亭中原设有供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牌位的神龛,神龛旁悬“武穆题诗存古迹,留侯进履仰遗风”木联,现无存。据光绪《婺源县志》记载,此桥即为宋岳武穆过此留题的“花桥”,又名“义方桥”。桥始建于北宋中叶,历数百载圮,里人张文华孀妻俞氏命其子张杲果重造;随之不久桥亭遭火,村人张彦仪兄弟奉母命又造;至明万历初,桥亭再次毁,张彦仪之孙张应庚又重修。《婺源县志》又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岳飞领兵征讨李成路经甲路时,漫步于此,见该地不但山明水秀风光绮丽,且长街上下百姓宰猪担酒犒迎三军,因而顿生感慨,吟下了“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十年争战风光别,满地芊芊草色娇”的诗句。在此纵览古街,从临街敞开、前檐有雕花的檐板和装饰着小巧栏杆的银钱柜台可以看出,这条街两侧过去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繁华的情景教人神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街上的旧店铺大多改成了住宅,铺板门钉牢,银钱柜堵死,楼上挑出竹竿和杉槁,上面凉着五颜六色的衣裤,随风飘飘荡荡。这是因为,一条新辟的公路从村落北侧穿过,大致与古街平行,公路两侧迅速兴起了新的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光鲜,店堂敞亮,古街自然被荒废。现在古街上,虽然有卸掉铺板重新开张的少数几家店铺,但多是在门槛里搭一张桌子,卖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随意经营。老太太或小姑娘坐在摊子边上,做着家务,跟街上走过的乡邻们招呼,也有些年轻人,扎堆跟看摊的谈笑。这样的街道情景,倒也很有人情味。
过花桥,继续前行就是“龙川书院”所在。民国《婺源县志》记载,龙川书院,在甲道镇,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张氏捐建,并割田购书,以教乡族子弟。元代硕儒胡云峰(即“文通”胡炳文)曾于此讲学、著书。今尚存的院舍,为元末修葺后遗留下来的建筑。书院正厅(也许是“明伦堂”)三开间,明间宽达7.60米,次间宽4.50米;檐柱高3.40米,金柱高5.20米,均为梭柱,轮廓线柔和且非常富有活力。前檐柱在高1.15米处,圆周有1.12米,而在下端柱础上沿,圆周为1.04米;前金柱在同样位置的圆周分别为1.20米和1.13米。梁架简朴,近于草架,正面骑门梁作月梁。梭柱和月梁,看上去朴实无华,其实需要很精的制作技术,有位到此考察后的古建筑研究专家曾说,这是一种古典的、清雅的、静穆的美,它的艺术品味远远高于那些“百工”、“千工”的精雕细刻。厅内的柱础,是雕成莲花形的木柱础,造型很饱满,朵朵莲花生气盎然。史载,徽州六邑素来文风颇盛,但明清以降,人才大量转入商业并且早年外流,俗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所以,虽然乾隆《婺源县志》称境内“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但大多也只是普及的蒙养教育。婺源的书院,除紫阳书院、福山书院、明经书院及富教堂等寥寥几所有经师讲学外,多数有名无实,不过是学馆而已。可这座龙川书院初建于宋,正是神宗朝范仲淹倡议建书院之前不久,而且建筑规制又如此宏壮,则历史上应该是一所比较高层的书院。
除了书院,甲路照例有过文昌阁。民国《婺源县志》记载,清代村人张兆炜,“家贫,日以糜粥或杯豆自度……业瓷于豫章”;稍有积蓄后,“尝于山南庵侧倡建‘文昌阁’,立‘惜字会’。凡有善举,咸乐从之”。由此可见,乡人对文运是很看重的,所以善行义举往往也多以文昌阁、义塾等为先。但总体来说,甲路村的科名还是不甚盛的。自宋至清,仅出了张延千(北宋雍熙二年)、张大亨(北宋元祐六年)、张颖(南宋建炎二年)、张循然(南宋乾道五年)、张文忠(明永乐十三年)、张作楫(明崇祯元年)、张贵良(清光绪三年)7位进士。另有一些读书人:明代有张聘夫,著作很多,有《郧雝集》、《事文义窥》、《史测》、《二史解颐》、《解颐续笔》、《解颐三笔》、《两汉禁脔》、《唐书管豹》、《破蟋蟀诗》等;张成叙,著有《四书讲义》、《尚书讲义》。清代有张翼先,著有《观书随笔》、《诗文集》、《批尔雅》;张其旌著有《四书要旨》、《性理发微》、《一鉴斋诗》;张未堂著有《诗经启蒙》、《周易阐微》、《历朝诗学正宗》;张成稷著有《智愚铭》、《衔窝集》、《笃睦集》、《唐诗心镜大观》。还有两位女诗人,一位是张芸芳,著有《芸芳女士遗稿》;另一位是张婉仙,著有《倦绣吟》。此外,甲路还出过几位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自勉的名医。如明代张温,“精仲景医书,凡伤寒诸症,半剂即愈,人号为‘张半帖’”。清代张明征,“以世精岐黄业受太医院官。后归籍开馆,施药于金陵(今南京),四方踵至,应之不倦。尝日暮归,遇江右浮(梁)邑有无告者患痢疾于途,视之恻然,令仆负置其里,以药饵调摄之月余,体复后仍给资遣归,并不诘其为谁氏子也。邑人詹轸光(广西平乐知府)叙其行曰:‘视天下犹一家,救路人如骨肉’。著有《形症心法方书》行于世”。清代张公钺“尝因母疾,究医术刀圭,所济被德者众”。
自古以来,甲路的“抬阁”较为有名。抬阁,又称“抬角”,系民间游艺,原为昔日逢农历正月初、三月三、四月八和秋醮时进行的文娱活动。抬阁形式,就是将俊俏男女儿童饰成生、旦、净、末、丑等古装戏剧人物造型,安置在分上、中、下三层的四方形阁子上(高者可达5米),由4至8名壮汉抬着巡游。阁上人物或坐、或站、或单腿悬空,组成一个个精彩画面,如《三结义》、《闹天宫》、《单刀赴会》、《打金枝》、《三岔口》、《拾玉镯》等。也有由单人扛着戏剧角色的。抬阁四周,有用纸扎成的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巡游时,彩灯内燃点蜡烛,衬映穿着鲜艳服装的戏剧人物造型,远望煞似天仙下凡。抬阁上的人物虽不演不唱,但配上鼓乐开路、锣钹断后,加之围观者的喧闹沸腾,亦热闹非凡。
从甲路东头出村至古邑治清华镇,路上有一座三开间的路亭,悬山顶,四面敞开,木构架简洁而明快。过去,在未有公路之前,婺源的乡村道路十分发达,纵使翻山越岭,道路路面也均是以石板铺砌,路上行人不断,山里的茶叶和药材挑出去,山外的盐和百货挑进来,因此,和修路架桥一样,造路亭供行旅憩息也是善行义举。翻开《婺源县志》,邑人经商致富之后,终身乐于捐资修路、架桥和建亭的事例,连篇累牍,多得数不过来。路亭又叫做“茶亭”,是因为大多设有炉灶免费供应茶水,甚至有免费供应暑药和草鞋的。这些由村族或个人捐资建造的路亭,像书院一样,除了建造费用外,还捐田产由承租人负责亭的维修和挑水煮茶,也有不设田产的,由亭东和他的子孙岁岁供给。由于现在修了公路,开通了汽车,这些过去地处交通要道上的茶亭,多数都已废弃了。也许不久之后,随着它们的完全消失,后人再也不会知道乡土情谊曾经怎样给风尘仆仆的羁旅以温厚的关切了。
鄣山村旅游咨询、大鄣山茶土特产批发零售
17687932030 余
婺源鄣山村联系方式:17687932030 (电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