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老家——婺源庐坑村

作者:婺源鄣山村 发布时间:2024-10-10 21:30:19
詹天佑的老家婺源庐坑村位于婺源县北浙源乡的庐坑(古称“龙川”“庐源”)村,是我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故里。
 
庐坑聚落,始建于隋朝,为婺源县境建居较早的村落之一,内分庙上、下村、栗树底(中村)、新屋门等住宅区。据嘉靖《新安名族志》和乾隆《詹氏宗谱》记载:始迁祖“公讳初,字元载,南朝陈永定戊寅(558)生。至德癸卯(583)仕陈,为东阳郡赞治。在任有治绩,东阳谣云:‘前有沈,后有詹,东阳获二天’。后因郡废,不仕隋。大业二年(606),寻幽择胜至于徽州婺北庐源龙川,乐其山水秀美,习隐而家焉。慕黄石公、夏黄公隐居之义,号曰‘黄隐’。唐光化元年(898),追赐玺像赞”。聚落现有600多人。
 
庐坑村
 
当年詹初“寻幽择胜”选中的庐坑,地处山水环抱的山谷。村落四周重冈复岭,山峦青翠;清澈见底的庐溪,似玉带般潺湲绕村而过。村中明清时期构筑的宅居,至今留存不少,计有世天官第、务本堂、孝思堂、德本堂、留余堂、三益堂、敦兴堂、敦善堂、敦仁堂、三畏堂、守和堂、贻谷堂、爱日堂、明诚堂等。这些承负着数百载历史风霜、根植于乡土文化沃野的幢幢古屋,虽历经兴衰跌宕却韵致犹存。村落水口处,藉以“藏风聚气”、关锁水口的龙川桥,横架于涧溪上。桥旁耸立着一棵千年楠木,树高30余米,枝干苍劲挺拔,叶片披青展翠;山风徐来,楠木枝叶轻轻摇曳,像似喁喁细语诉说着庐坑悠久的历史。
 
世天官第
 
历史上,庐坑虽然僻处山陬,但代有闻人。诸如:唐代詹飞,授任万载县令,以德化民,民推号曰“县公”;咸通间(860—873),詹崇义以武功授邠州刺史,后官至节度使;景福二年(893),詹必胜为先锋兵马使,与王审知收福州,领兵攻城时身先士卒,以冒矢石没于城濠,朝堂赐额曰“奉忠”。宋代詹光国,善骑射,朝廷封为“忠勇将军”。元末明初中书舍人詹希原,以书学名世,宫殿及城门坊匾皆其所书,兵部尚书杨士奇云:明大字,希原第一,盖兼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之法,而有冠冕佩玉之风者;他还创制了机械计时器“五轮沙漏”,人以为古未尝闻,《明史·天文志》有载。明代詹同、詹徽“父子尚书”,《明史》列传;吏部尚书詹同,曾与宋濂等修《皇明日历》100卷,为总裁官。随后,出有户科给事中詹廷芳、尚宝司丞詹绶、安吉卫知事詹星、新标营守备詹兆鹏、镇江守备詹鹏先、蒙阴知县詹龙翔。进入清代,有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詹世适。另有一些有著作传世的读书人。譬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正贡詹起鹏,荟萃诸经,尤深于《易》,以明经司铎桐城,著有《慎德堂文集》《蛩吟诗草》。增生詹沣,考据经史,著有《经史说存》,当涂夏韬甫邃于经学,注经多采其说;另著有《容轩文稿》《容轩诗集》《容轩杂录》《蛩吟草》《东游南行草》。嘉庆五年(1800)正贡詹泰,著有《德风堂文集》《德风堂诗稿》。附贡生詹锡禧,著有《春晖堂文稿》《春晖堂诗集》。庠生詹熙,著有《居易山房余墨》。同治十一年(1872)正贡詹固维,本里旧有天衢书院年久湮没,固维廪庭训复造,就此教授;著有《天崇汇选》《虚斋草堂制义》《医学求实》等。诚然,最著名者还得数庐源詹氏第40世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周恩来称赞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外出经商已成徽州人靡然从之的社会风尚,因此其时庐坑村人在外营商者不少,仅民国《婺源县志》所载就有30多人。其中,“贾于亳”的有詹一滨、詹至中、詹榜、詹轸元、詹宏佐等;“服贾昌江(景德镇)”的有詹新盛、詹本、詹隆杭、詹隆梓、詹喜浩、詹学枝、詹士淳、詹逢焕等;“贾于江阴”的有詹泰圭、詹时松等;“服贾姑苏”的有詹起传、詹起仁等;“贾于粤东”的有詹万榜(詹天佑曾祖)、詹世鸾(詹天佑祖父)等;“贾于庐州”的有詹广辉、詹亦嘉等;此外,还有“就商蜀省”的詹隆儒、“服贾桐乡县石门”的詹世铃、“随伯父贾江北”的詹隆光、“贸易崇明”的詹谷、“经商北直省”的詹思圣、“服贾和州”的詹喜焕、“营木浙江”的詹蕃桢、“经商汉口”的詹士澄等等。尤其是詹思圣,客北直省时,为李文忠器重,举为热河金矿总办。詹士澄经商汉口时,充汉口徽州会馆董事及商会会董。詹世鸾“佐父理旧业,偿夙逋千余金。壬午贾于粤东,关外遭回禄,茶商窘,不得归,多告贷,鸾慷慨佽助,不下万金。他如立文社、置祀田、建学宫、修(广州婺源)会馆,多挥金不惜”。詹士淳“工书法;精通医理,活人无算。景镇创造徽州会馆,公推经理,旋举为三帮会首”。詹隆梓“随父营昌江瓷务。尝经理新安书院(即徽州会馆),量入为出,介然不苟。道光间(1821—1850)景镇洊饥,董办捐赈事宜,宪大称其能。浮梁东、西道及本里河岸倾圮,捐赀造成坦途”等。
 
水龙车
 
詹天佑的祖居地在新屋门,离此不远的后山边,有他的祖母墓。墓前碑宽130厘米,高90厘米,立碑人为詹天佑父亲詹兴洪等“兴”字辈兄弟4人、詹天佑等“天”字辈兄弟8人和其子侄“文”字辈11人,立碑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嘉月”。现今,虽然詹天佑的祖居屋早年遭火灾焚毁,但他赠送家乡的一架水龙,却尚好保存着。据该村耆老说:1911年秋,担任粤汉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一天到广州的婺源旅粤同乡会去叙乡情,得知老家新屋门去年冬天遭受火灾,火势甚猛,其祖居老屋也被烧毁。听到这个消息后,詹天佑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到永隆公司订置了一架水龙,委托婺源旅粤同乡会送回故里,以表达他的爱乡之心。水龙高91厘米,宽44厘米,重80公斤;水龙压杆支架两边半圆形的侧板上,分别镶有铜质镀金“龙川詹昭大堂 镇安水龙”“广东永隆制造”字样。面对水龙,不由使人豁然感悟:爱国爱乡,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就来源于这“根”的汇聚!
 
中华詹氏大宗祠
 
今日庐坑村,除残存支祠“昭大堂”以外,另于2010年5月,詹氏宗亲在八房支祠“世德堂”旧址,修建了“中华詹氏大宗祠”和“詹天佑祖居纪念馆”。2011年5月,纪念馆被铁道部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4月,又被江西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扫码加我微信
鄣山村
旅游咨询、大鄣山茶土特产批发零售
17687932030 余

婺源鄣山村联系方式:17687932030 (电话/微信)